图片 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之兴趣_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学科教育 > >

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之兴趣

来源::未知 | 作者: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应付考试而已。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这些问题。特别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这是教学中经常深思的问题。
        一、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希腊哲学家帕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等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高中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中生乐于学习,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在多年的教高中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兴趣的重要。常听高中生埋怨学习太辛苦,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是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才不得不拿起枯燥的课本学习。这样的学习,毫无趣味且动力不足,过于被动,更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新课程提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是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诚然,我们不能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指挥棒的升学制度,但我们能否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中给高中生带来一点学习的乐趣呢?
        二、讲究开头,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高中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中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讲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高中生的兴趣。我先后叫了几个高中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了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高中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高中生看课文《刘胡兰》、《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高中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像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高中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引入历史故事, 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
        要使高中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历史教师就要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富有趣味性的知识点,必要时引用课外资料,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合理剪裁,将其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于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这样做必然会深深吸引住高中生的注意力,使高中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授商鞅变法时,就穿插讲述了“立木为信”的故事,并引导高中生讨论,从中明白了“要想取信于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讲授“春秋五霸”时,介绍了“卧薪尝胆”的故事。讲授楚汉之争时,讲了“约法三章”、“鸿门宴”等典故,这样,教学效果就比较好,一方面深深吸引了高中生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高中生弄活了事件因果关系,加深了理解。记得刚从事历史教学时,我向学生传授知识,往往直截了当,平铺直述,学生听课时间久了,觉得平淡乏味,教学效果并不佳。后来,通过反复摸索,才发现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使高中生感受到艺术的美,能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在适度兴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能给枯燥乏味的陈述增添情趣,从而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设疑问,以疑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讲授《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高中生作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高中生介绍了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继而我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高中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了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高中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了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高中生引向了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兴趣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生了解的是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语言的描述和丰富想象才能完成。由于高中生年龄和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使高中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用声,光,色等多种信号把人类积累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再现,极大地开阔了高中生的视野,将高中生的手、眼、耳、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使高中生身临其境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可以最大限度地把高中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让高中生愿学、爱学。
        如在讲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课堂一开始,先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澎湃激昂的歌曲高中生带回到了古代那个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营造了一种悲壮、宏大的氛围,高中生的情绪被感染了,本课的基调也就确立了,有了乐趣,高中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亲其师,信其道,方能乐其道。”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高中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高中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师生关系对立,势必使高中生思维不活跃,参与教学活动的可能性不大,参与的质量也不高。 
        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高中生的长辈,又是高中生的朋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给高中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高中生的个性和思想,对高中生进行赏识教育。如在讲“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时,让高中生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讨论如何评价华盛顿。虽然有的高中生的分析没有谈到关键点上或很片面,但我仍对高中生给以鼓励,希望他下次多思考,争取谈更更好。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缩短师生的距离,而且使高中生的自信心增强,有利于高中生个性的张扬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