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_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经济学理论 > >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来源::未知 | 作者: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随着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加快,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应对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有所启示。

  关键词:产业安全理论,贸易理论,投资理论

  一、国家产业安全的理论起源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产业安全起源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系统、科学的研究仅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关国家经济产业安全的理论也正在讨论、构建和形成之中。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对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进行过描述,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生活水平、高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穷国与富国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悬殊。力量的悬殊不仅表现在富国占有控制国际贸易格局的支配地位,还表现在富国拥有决定以什么条件向穷国转移技术、外援和私人资本的专断权力。发达国家还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不切合后者实际国情的价值观、体制以及行为准则等,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受着国外势力的控制和支配。以巴西学者T.D.桑托斯为代表的依附理论者认为“所谓依附,我们指的是若干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另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制约”。他们认为,经济上依附将会产生国内经济不稳、加强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受跨国公司的压榨等不良后果。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国际金融体系有内在的“疯狂、恐慌和崩溃”倾向。它容易不时发生债务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不稳、投机、为追求更高收益率或安全避风港而出现的资本抽逃。他认为,国际金融是同霸主国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施加影响紧密相关的。霸主国既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管理者,又是该体系中的主要收益者。总之,从发展经济学家以及国际经济学家和国际政治学家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蕴涵着国家产业安全的问题。

  二、国家产业安全的贸易理论基础

  1.重商主义保护贸易论是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萌芽。国际贸易保护理论开始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它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主要观点是: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一切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为了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景玉琴(2005)研究认为,到重商主义后期,鼓励出口与限制进口成了普遍做法。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性质。为就业创造机会以及扶植工业,既增加财富又加强了国势,很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2.亚当·斯密关于国家产业安全的理论是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补充。斯密主张必须“小心翼翼地恢复自由贸易”。因为他意识到如果国内制造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时,受到大量外国进口工业晶的冲击,可能导致一国产业不安全,这可能直接表现为人们的大量失业和生活资料的丧失,甚至发生严重的社会混乱。斯密还对产业不均衡、过分依赖某一产业、某一市场可能导致的经济、政治负面影响表示担心。实际上,产业和贸易的不均衡,在一切国家都普遍存在,但是过分地不均衡,则可能导致国家产业不安全的严重后果。尤其是某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如果过分地依赖少数国外市场,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安全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3.保护幼稚产业论标志着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成熟。以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汉密尔顿(1757-1804年)和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弗里德曼.李斯特(1789-1846年)为代表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的提出,使产业安全理论趋向成熟。1791年美国的经济学家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向国会提出了(关于制造业报告),阐述了保护制造业的必要性,建议征收保护关税,因为本国的幼稚工业经不起外来竞争。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弗里德曼.李斯特的学说集中反映了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他的学说更多地关注了国家经济安全以及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他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近代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不能在工业尚未充分发达前,就采取自由贸易的方针,如果盲目执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就会使国家的工业衰弱、消亡,最终导致这一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衰落。李斯特在论证他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时,提出了独特的生产力理论。李斯特以美国为成功的例子来说明,只有对本国工业进行保护、扶持,待本国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时再开放市场,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确保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安全,才能使一个国家最终富强起来。

  4.发展经济学家的贸易贫困化增长理论是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贫困化增长”是二战后50年代中期国际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影响时提出来的一项重要命题。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参与国际分工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普维雷什(Prebish)、辛格(Singer)和巴格瓦蒂(Bhagwati)等人的贫困化增长理论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处于分工低阶梯的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缺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量增加出口必然造成价格大幅下跌,这样产量提高的收益将由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而完全丧失,从而造成本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比增长前绝对下降,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理论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传统的贸易分工格局中,处于分工低阶梯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较少,而这种不利的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与其低层次的出口产品结构和不利的价格贸易条件直接相关的。”

  5.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对产业安全思想的深化。(1)比较优势陷阱(后发劣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一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是仅考虑了各方静态利益而忽视了动态利益。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谜,这是比较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利益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或“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价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由于侧重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还会引起对强化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关系不大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劳动替代技术或资源替代技术的不重视甚至排斥,这会使发展中国家享受不到现代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 (Micheal Porter)教授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阐述了“竞争力问题”,向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他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国家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并创建了竞争优势的“波特六因素”模型。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战略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所关心的是一国如何将的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20世纪80年代,布兰德(J.A.Brander)撕潘塞(B.J.Spencer)、克鲁格曼(P.R.Krugman)等人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实施政府有效干预的产业政策。该理论有两大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体内容,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该理论认为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外部经济理论包括收益性外部经济和技术性外.部经济。前者是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获得便利而低价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专业化服务等),后者是指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两者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厂商不能独享投资带来的收益,且投资的风险很大,打击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这在新兴高科技产业最为明显。这些行业的私人投资明显不足,实际产出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然而,外部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又往往具有战略性,其创造的知识、技术、产品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政府要扶持高科技产业,降低其投资的风险,吸引私人资本投入该行业,推动战略性产业成长,以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贸易理论,它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对贸易结构和特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拓展国际市场份额的手段和途径,还广泛涉及了科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因而它实际上是二种对产业安全问题的最好诠释的理论。

  三、国家产业安全的投资理论基础

  l.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根据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 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这三项优势整合的结果。其中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缺陷的存在是内部化优势产生的前提,公司可以通过内部交易安排节约交易费用,从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现实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之—就是规避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壁垒越高,即外部交易费用越高,对外投资即内部化的意愿就越强。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能很好地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使东道国借助贸易措施保护产业失灵。

  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认为,一国应将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他通过国与国之间产业转移次序的分析,认为一国所有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顺序向国外转移。按其理论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高度,不仅取决于跨国公司的产业结构高度,而且还取决于转移产业的比较劣势程度。于是依赖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而推动的产业发展,将难以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陷入“利用外资的陷阱”。

  3.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动机最强,其根本原因在于,避免外部化导致的技术外溢和壮大自己的竞争对手。1966年,费能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此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开始发展起来。先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行模式”,它基本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随后,日本学者小泽辉智在赤松要的基础上引入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因素,提出了“增长阶段模式”,使“雁行理论 ”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得以逐步形成。从其理论主张看,无论“雁行模式”还是“增长阶段模式”都表明,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所引发的产业国际转移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梯度推进的。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实践表明,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跨国公司不可能将所拥有的一流先进技术以技术转让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出去。许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国内已淘汰、高能耗、高耗原材料、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低端产业,不仅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安全,而且大大地破坏了东道国的生态环境。

 

  四、国内学者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

  由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国家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等特点,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蕴涵着产业安全理论的一些成果。如我国学者张幼文等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一套(经济全球化论丛)丛书,在国内影响较大。万君康等将经济安全分为金融安全、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三部分,认为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经济信息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环节,而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随后,一些学者开始对产业安全进行了专门性的探索研究。有关产业安全界定上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强调以国民为主体的产业安全观,如赵世洪(1998)认为谈论产业安全不能脱离国民这个主体,一国国民具有共同的利益,产业安全的准确提法应为国民产业安全;强调控制力的产业安全观,如王允贵(1997)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资本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掌握控制权,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国的资金、技术和品牌,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强调竞争能力的产业安全观,如杨公朴(2000)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长春税务学院的景玉琴(2005)认为产业安全应当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分析了导致产业发展偏离安全状态的因素不仅源于外部,而且还来自于内部:外部因素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控制及外国生产商在我国的低价倾销;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层面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产业层面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共存,政府规制层面的缺位、错位、越位。虽然上述观点各异,但为我们能准确把握产业安全的内涵做出了重要的提示和贡献。在关于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方面的研究,吕政(2006)认为必须处理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 (2004)认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途径。此外,何维达等(2002)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安全现状进行了初步估算。

  可见,国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成果虽多,但研究远没做到完善和成熟,尤其是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多见,产业安全基本理论尚处于形成之中。

  五、国外学者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要全面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一些经济学对外资在美国的作用及对美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B.莱福特维奇对1962—1971年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做了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尽管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增长迅速,但总的来说,直到1972年,美国还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被外国主宰。但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Martin Tolchin和华盛顿大学教授Susan Tolchin在(购买美国)一书中指出,外国投资在改变着美国,美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外国人控制美国经济的要害部门和插手美国的内政。

  此外,还有欧盟、东盟的立足于联合自强、谋求合作安全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观;东欧等中小国家谋求大国或国家集团保护的依附型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观,等等。

  国外对产业安全的关注和研究较国内早,但研究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六、小结

  产业安全逐渐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他们对于产业安全研究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越来越多,但研究内容零乱、不系统,相当一部分研究只停留在经济安全的宏观层面,未深入到产业本身,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提高。对中国.产业安全的下一步研究要突出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新动向,把中国产业安全看作一个综合系统,运用规范和实证分析法,来探索中国产业安全的形成机理及应对之策。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中国得自贸易和投资的利益有多大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产业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必须走出贸易比较优势的陷阱,跳出外资对中国市场、技术、品牌等控制圈,走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道路。


明升体育官网_手机版app下载**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

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

内容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法GREENSTAMP(GREEned National STatis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