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教育现象: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一个教师,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要做些什么呢?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一、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如父母一样,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窝里。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几个特淘气的孩子,他们均是父母离异,有的性格懒散,有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拳脚相向,有的终日沉默寡言,还有的整日沉迷于游戏网络之中。对他们,我都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走过我身边,我会帮他们正一正帽子、衣领,理一理红领巾,或关心地询问:“吃早饭了吗?”一次听说一位同学没有吃早饭,我急忙拿出自己准备当早饭的面包递到他面前,他看看我,羞红着脸。“吃吧,老师再去买,小心别噎着。”又一日早上我盛了一杯开水,吹凉了递给他,抚抚他的头说:“这几天老师一直注意你,你这几天真听话,是老师的乖娃娃。”尽管已是六年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却眼睛湿润了,毕竟,他也是好久没有享受过母亲的爱了。而正由于这些,他开始变了,变得十分懂事起来,后来,还成了班上的劳动委员,我的得力大将。
二、真正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让学生对你敞开心扉。比如,我刚接任的一个新班,班里孩子们对我充满了戒备,班级气氛相当紧张,我走进去,立即感到了这种压力。于是,我笑着说:“我想请大家做个连线题,老师与学生、朋友与敌人。”空气立刻不再那么紧张,大家都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我乘机说:“既然我们是朋友,那么见面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合作愉快。”这样同学们不再把我拒之门外,而当成了一位知心朋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这样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三、奖惩分明,促进疏导顺利进行
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中,有三类学生要特别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一是班干部,二是差生,三是优秀生。对班干部要求要严格,要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表扬,有违纪照样批评,决不姑息迁就。当然对他们的批评要讲究方法方式,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差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所以对待差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应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而对优秀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否则他们会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以致萌发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发展到瞧不起同学,直至无视老师的教育。如果说教育差生是每位教师棘手的工作,那么,发现优秀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困难的事。
因此,教育优秀生自尊、自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这样处理,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没有袒护谁,为师生心理沟通扫除心理障碍。在教育与疏导中,我注意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观念,陶冶了情操,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教师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作为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方能给学生一杯水。学生对“一问三不知”的老师是不会感兴趣的,所以,工作之余,别忘了充电。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吸引许多学生的眼光;一句幽默的话语,能拉近学生与你的距离。广博的知识会让学生对你更佩服,从而减少你的说教时间。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浅谈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课
- [教育理论] 浅谈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与
- [教育理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
- [教育理论] 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 [教育理论] 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 [教育理论] 在当前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
- [教育理论] 爱,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
- [教育理论] 爱是后进生前进的力量
- [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 [教育理论] 提高教学针对性 增强教学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